因人而异的教与学——任国磊
作者:佚名|发布时间:2017年05月18日 浏览:2
论成绩我算不上最好,有曹老师刘老师马老师他们在前面呢,所以今天让我来说如何提高成绩这个话题我着实惶恐,不过既然非得让我来说说,我就露一下去年一年的时间里的些许有点收获的做法。
我的情况有点不同,自从儿子上一年级除了冬天我都自己接送,每天都得提前走半小时左右,所以我没要全勤奖,毕竟比别人少在学校那么一段时间,若和别人拿一样的钱,不用说别人自己心里都有点不过意的。但在我心里觉得,教学不能因为个人的原因耽误或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和成绩,于是我就绞尽脑汁想了一些办法。事实证明这些办法还是有点效果的,下面我就说出来跟大家共享,欢迎指教。
一、关于分层次教学提高教学成绩。
当分层教学如火如荼地开展,老师们都在课堂中进行了分组,大多数是按照位置或是成绩将学生硬性分开,需要小组讨论时呼啦啦的一片。我总觉得似乎有点流于形式,本人也有点迟钝,所以一直没有跟得上潮流进行分组。
(1)分层方法:去年上了一段时间的课后我发现班里总有那么几个非常积极踊跃的回答问题的同学,而其他同学都非常崇拜而认真地听他们说,鉴于我自己的个人情况所迫于是我就想到了分组,以这几个同学为头领A层,在班级中形成竞争气氛,然后让他们自己选择自己的组员也就是小兵B层,小兵下面还有一层小喽啰C层。剩余的为D层,这样就通过自由选择组合形成了ABCD四层。各层学生有自己的义务和责任,学习过程中各司其职。
(2)各层职能:A层学生由老师通过上课观察和批改时的情况综合分析选择出,这些学生要具备头脑灵活物理成绩好,积极踊跃有责任心,人缘好有组织和领导能力,可以说是班里课堂中偶像级的人物,通过他们的带动和感染会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他们的主要任务是选择B层学生,并且负责他们的物理学习,包括解答疑难问题,课堂学习指导,预习测试等作业检查等,他们还负责随时与老师沟通,说出自己的困惑以及发现的B层同学理解中的易错点,这几个同学的问题一般会由老师讲解,或者通过几个A层同学互相交流解决。B层和C层同学以此类推,依次负责自己下层的解疑答惑作业检查。
(3)激励办法:将A层中的同学作为组长,每个组长负责记录上课期间对应组的表现,每周统计一次,根据分数排名,优胜小组给予鼓励。小组中实行竞争机制,表现优秀者课获得奖励分,积累到某一分数可以升级,B层可竞争组长职位,其它层也可依次提升级别。没有物质只有荣誉,反正是想方设法通过语言和行为让他们觉得优秀是很有价值的。
(4)注意事项:A层的同学不能多,3—5个最佳,只有少才有诱惑力才能显出价值。激励办法最难掌控,可依个人情况灵活采用。一定得显示出流动性,让竞争动起来才有活力。老师还要做好表率注意对A层同学的指导,老师要训练好他们让他们觉得有优势有优越感,在自信心的驱使下他们会更认真努力地对待他的B层同学。
二、关于搞好教学中的落实问题提高教学成绩。
落实是教育教学中的永恒话题,落实的到不到位直接决定了学习的效果,为了加强落实的效果,大多数老师选择做大量的题目进行大量的针对性批改,而这样做的结果是让学生感到更累,老师感到更忙,使得学生和老师的负担更重。以前我用作业卡的形式进行落实,制作一种简单的小作业卡,将重难点题目印制在上面,选择合适的时机发给学生进行练习,落实效果挺不错的。其实现在的错题整理就可以和作业卡结合在一起,现在我觉得分组之后的落实更加高效,我把这些事情交给那些小组长,我只负责小组长的检查和落实。并且每位同学只负责2—3人的任务,所以也不会太繁琐太费时间,压力不会很大。而且每层之间的基础差别不大,比较容易形成共识,也能接受理解的差异,更能说中组员或下线理解中的误区。
三、提高教学成绩中老师应该做的。
首先,我们要改变观念。传统教学观的核心是“仓库理论”,它以教师为圆心,把学校当成单纯传授知识的场所,把书本当作主要教学内容,把学生当成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工具,把分数看成是评估学校教育、教师教学和学生成绩的惟一标准。其结果,严重的妨碍了学生的积极思维,忽视了学生自我能力的培养,高分低能,不利于现代新人的成长。而现代教学观念完全摒弃了这些落后的想法和方式,试图用崭新的教学观来改变这种现象,因此在现代教学观念的指导下进行了一系列的现代教学改革。我们作为新时代的老师虽然不以成绩为唯一标准,但是我们也要按照新时代的标准提高自己的教学成绩。
1、确定自己追求的目标:学科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要提高教学成绩我们应该以“诱发学生的主动性”为出发点,渗透“教育性”,着眼“创造性”,贯穿“实践性”,从而达到学生主动参与,在学习中受到教育、发展能力等教学的根本目的。
2.从以“教育者为中心”转向为“以学习者为中心”
教学过程是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的过程。教是为了学,教的目的在于学生学,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体现在学的方面,体现在学生认识的转化和行为方式的变化上。如果把学生看成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就不可能使教学协调有效地进行。因此,教学过程是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的过程。教师是导演,扮演指挥和辅助的角色,学生是演员,是实施者,是具有主观能动性,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人,一部戏是否吸引眼球最主要的是看演员和演技,导演的力量发挥在幕后。
3.让自己成为完美的电灯。
看过一篇关于老师的文章,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教师,只不过是一个行业而已,传道、授业、解惑之外完全可以活出自己的个性与风彩!不要再做蜡烛,燃烧了自己也照亮不了多大的地方,我们要做电灯,照亮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不受损伤,并且开关在自己的手中掌握。电灯,可以利用无尽的电能照亮世界,同时展现自己的风姿。我们可以通过网上无尽的资源武装自己的头脑,吸取无数名师的长处结合自己的想法来完美自己的课堂。
其次,教学成绩的提高需要平时工作中教学常规的严格要求。这一方面我们在以前的教研活动中曾进行了深入学习,此处不赘述。
最后,提高教学效率是提高成绩的最有效的方法和途径。教学改革已经日趋成熟,规范办学要求越来越严格,我们可以和学生共同学习的时间更有限,如果不能延长时间那么我们就只有提高效率。
1.提高备课效率。多年的教学中我发现备课的效率来源于头脑中的知识框架。备课时我们可以先根据课本和教参构建重点知识的框架,然后根据讲解类的参考书逐渐丰满框架,讲课前可参考资源网站的课件选择优秀教师的课堂展示设计自己的教学过程。
2.提高上课效率。课前掌握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况,做到有备无患,以防意外浪费时间,上课效率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这需要老师们在平时的教学中总结反思体会,才能做到得心应手地掌控课堂,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
3.提高练习效率。及时进行预习案和练习案的批改和检查,把握学生掌握情况,若不能做到及时批改则可在侯课时间里查看几个有代表性的学生的练习,了解一下课堂中需要重点讲解的题目和知识点。
个人愚见,请各位同事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