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子感悟 | 文中千日求学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作者:佚名|发布时间:2017年09月08日 浏览:2


参加2017年北京大学暑期学堂体验

                            文山中学高三24班李文硕

 

 雨霖铃 燕园纪事

未名畔,石舫停,柳迎晓风,草木燕园情。名师教诲学子风,三生有幸,今朝略得领。

涤心景,入耳声,五日游园,筑我燕园梦。纵使今朝终别离,九月明年,重回主人翁。

             

在北大经历了为期五天的参观学习,我受益良多。一句感慨:无愧北大之名!                       

一、第一天

对于暑期学堂,同学们最为关注的自然是其考试。博雅计划加分资格怎能不令人怦然心动呢?就不吊胃口了。

1.语数英9:00----12:00

2.物化130----3:30

3.学习能力测试430----5;30

二、第二、三天

不同于第一天残酷的脑力竞争,二三天是体力的考验。

第二天上午趣味运动会,剩余时间是逛校园活动,包括图书馆、考古博古馆、朗润园理科实验室等。用一个字来表示我的心情:累!虽然只是走马观花的参观,也使我领略了北大别具一格的风采,感受到了北大对学子身体健康和全面发展的要求,接受了古典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双重洗礼,令我对燕园生活心驰神往。重视晒得再黑,也值了!

三、第四、五天

在北大参加的各项活动中,印象最深,对我影响也最大的便是这为期一天半的名师讲座了。杨子、沈教授等名师讲座引领了我探索更广阔世界的路,受益终生。                   

笔落,一曲《燕园情》,祝自己和诸位学弟学妹梦圆北大。

 

红楼飞雪,一时英杰

先哲曾书写,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忆昔长别,阳关千叠

狂歌曾竟夜,收拾山河待百年约

我们来自江南塞北,情系着城镇乡野

我们走向海角天涯,指点着三山五岳

我们今天东风桃李,用青春完成作业

我们明天巨木成林,让中华震惊世界

燕园情,千千结

问少年心事

眼底未名水,胸中黄河月

                                                                                   

                                                                                    2017828

学子感悟 | 文中千日求学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参加清华大学副校长、中科院院士薛其坤报告会的感悟

为进一步开阔优秀生视野,深化优秀生培养工作,应清华大学邀请,文山中学30名师生于9月3日下午到潍坊一中参加了清华大学副校长、中科院院士薛其坤举办的专场报告会。会后我校于子芹校长与薛其坤院士、清华大学山东招生组组长胡凯及其他高中校长进行了座谈,就清华大学2018年的招生政策进行了深入了解与探讨。

薛其坤院士是国际著名实验物理学家,他在量子反常霍尔效应方面的实验成功,曾被杨振宁教授誉为中国实验室第一次发表的诺贝尔奖级的物理学论文,并屡次斩获多项国内外科学大奖。


仰望星空  脚踏实地

--参加清华大学薛其坤院士报告会感悟

文山中学高二、28  崔格格

一路颠簸,一路期待,我们终于到达了绿树葱茏的潍坊一中。暑假时,我们曾在这里挥洒汗水,而今天,我们将要在这里,再次接受人生的感悟和启迪。

很幸运的,我们一行十几人,能够代表母校,参加清华大学副校长薛其坤教授的专题报告。进入会场,迎接我们的,是一段清华大学的宣传短片,画面中,古色古香的清华学堂,翠绿蓊郁的园林设计,还有那“师生交谈,凡论学事;谈笑往来,不拘于俗”的清华学子,都是那样令我们向往。在出身平凡甚至卑微的我们的心中,所有带有清北烙印的事物,都是那样美好却又遥不可及,它们永远是我们青春碧空中最闪亮的星辰。

在山东省招生部胡凯主任的简短介绍后,薛教授的报告正式开始了。先是对清华大学的介绍,幻灯片很多,而我们始终目不转睛的看着。欣赏着清华大学那宽阔的校园,惊叹于国家对于清华在科研经费方面的大力支持,也不由得幻想着,自己有一天,也可以行走在这梦中的校园,与三五好友结伴,畅快谈论着对某一理论的见解,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成长为既能妙手著文章,又能铁肩担道义的中国青年!

之后,薛教授开始讲述自己的研究经历和发展历程。薛教授是中国最著名的量子力学领域的科学家,他在反常霍尔效应方面的发现,曾被杨振宁教授誉为是中国近三十年来最杰出的科学发现,并屡次斩获多项国内外科学大奖,他的成功,看似是一帆风顺理所当然的,然而,我们错了。

薛教授与1963年出生于沂蒙山区的蒙阴县,国家最困难的时期,山东最贫困的县,他家的境况,可想而知。然而,即便这样,他那自幼便立志成为科学家的理想,却从未被贫瘠的黄土埋没。高考后,他在山大完成了大学学业,依然的选择了当一名研究生。然而,无奈时运不齐,命途多舛,研究生读了七年,也未能毕业。而彼时,他已成家,却甘愿为了心中的理想,与妻儿各自天涯。好不容易,研究生毕业,他继续辗转于世界各地,为取得博士学位而奔波着。终于,天道酬勤,为梦想追逐了那么多年之后,他终于得以在清华大学开展期盼已久的量子物理实验。

当薛教授放下话筒的那一刻,全场掌声雷动,我也禁不住热泪盈眶。心中涌动着的,是满满的希望和感动。是啊,薛教授和我们一样,出身贫寒,既然他能如此成功,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呢?我们没有最显赫的家庭,没有最显达的父母,没有最一流的教育资源,但我们依旧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抵达最渴望的未来。也许别人走的是平坦宽阔的大路通衢,而我们只有泥泞险峻的羊肠小路,但追梦的路,却始终殊途同归,一路走来,我们挥洒了更多的汗水,却也领略了更多的风景。

收拾好行囊,我清晰地听见了,自己内心的呐喊,那是心中最善良的理想,吹响了前进的号角。

学子感悟 | 文中千日求学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参加清华大学薛其坤院士报告会感悟

文山中学  高二、29班张瑞迪

这次在潍坊听薛其坤教授的报告,感觉不同于平常听的升学指导。教授首先介绍了他的母校清华大学,然而他没有刻意强调莘莘学子们求学的艰辛,而是用轻松的语调,对清华的概况展开讲述。在勾画了一个充满人文气息与报国情怀的校园后,教授又介绍了他的求学之路与研究历程。说这些的时候,他一直微笑,还时不时的讲几个风趣的段子调侃。之后,幻灯片上展示出一句话:我试图留给你们的印象是,我的人生之路是很平坦的。

随后,乐呵呵的教授,突然话锋一转,谈起一些往事。这个曾经攻下世界级物理学难题的人,曾经连续两次考研失败,赶赴日本留学时英语口语几乎一塌糊涂,实习工作时常年被安排修理仪器却又屡屡修坏,进修学位时想为儿子买一杯可口可乐都囊中羞涩……

显然,他的人生之路不是平坦的。但是,用他的家乡话说,他是一个皮实的人。他最终没有放弃。

他最后成功了。他不仅考上了研究生,还考上了博士。他不仅学会了英语,而且还能够做英语讲座。现在他操纵实验室里的一切就像操纵自行车一样熟练。他过上了殷实的生活,在实验成功的夜晚,他与同甘共苦的战友们一起开最贵的香槟庆祝。

一切只源于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一次又一次的反扑。源于80多次的口语讲座练习。源于在见习的日子里与仪器的朝夕相处。源于四年里发发复复地进行枯燥的实验。

既然四年的时间可以用来钻研出一个世界级成果,那么两年的时间为什么不能用来学出一个理想的高考分数?

理想并非高不可攀,我们还感觉不到理想的光辉也许只是因为时候未到,拼搏未满。

我注意到,教授无论是讲述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时候,还是上下而求索的时候,始终带着真挚的笑容,自信满满。我不由得对他充满敬意:这是一个多么昂扬向上的人!转念一想,教授已经取得了几乎可以垂青史册的成就,他有什么理由不自信昂扬呢?

我们像在隧道的黑暗中摸索前行的列车,有的人像薛教授一样,经过千万里的旅程,终于见过了阳光,而大多数人仍像我们一样,还没有见到憧憬已久的太阳,但是,我们仍要坚持前进,不能后退。因为我们自己很清楚,停留此处只有黑暗相伴,只有前方才有无限可能。

所幸的是,旅途中我们还有一份希望的车票紧握手中,只要我们自己不放弃,磨砺自己,充实自己,沉淀自己,高考结束后,我们一定能到达自己盼望已久的站点,展开崭新的旅途。

学子感悟 | 文中千日求学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参加清华大学薛其坤院士报告会感悟

高一十三班   徐嘉欣2017/9/3

去潍坊一中听报告的消息来的很突然,于是在今天下午,我随老师们,学长学姐,以及同学们,坐上了去一中校园的车,彼时我尚未知晓,我正驶向一片浩瀚的知识与人生经历的海洋。

我就这样毫无准备的见到了清华大学的薛其坤院士,他看起来也不年轻了,身材并不魁梧,青丝染华发,笑起来令人倍感亲近,与我想象中一丝不苟的模样有些出入,只有那双眼睛,时而锐利,时而平和,自信与沉稳并存,我想,用“阅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来形容也不为过吧。

这次报告,分为两部分来细说,前部分薛其坤院士以幽默朴实的话语介绍了清华大学,后半段则是讲他的研究成果和个人经历。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薛其坤院士说他在读研时期,经费很紧张,实验设备都很旧了,因此,他读研时每每做实验,绝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修理设备仪器上,这当然是很苦很麻烦的事情,但他讲起来依然是笑眯眯地,甚至幽默的说,多亏了修理仪器,才让他在运用无论多么复杂的仪器都炉火纯青、游刃有余。

而当他谈起反霍尔效应——这项让他废寝忘食,与团队整整钻研四年的物理实验时,他说:“每次我发表演讲,总有同行质疑我们的实验数据是否是伪造的,可我们一次又一次的证明,这确确实实就是真实存在的,我们不会支持偶然的成功,因为只属于某一个人的科学不能叫做科学,科学,就是为全人类服务的!”听过这些,我不由对薛其坤院士肃然起敬,正是由于这些默默无闻,不慕名利的科学家日夜对学术的研究,我们的生活才能蒸蒸日上,蓬勃有生机。

除此之外,我也更深刻的理解了与人合作,事半功倍的道理,更明白了勤勉的重要,哪怕是一直笨鸟,只要肯下他演讲前将演讲稿重复八十遍以上的功夫,那么一样可以飞的很高。

薛院士可以为物理事业奋斗终生,因为热爱,因为责任,况且我们呢,我们还年轻,外面的天地如此广阔,我们总要闯历一番才有意义。我们应当有理想有抱负,正是“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学子感悟 | 文中千日求学路,雏凤清于老凤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