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理念文化(全)

作者:佚名|发布时间:2017年05月18日 浏览:2

前言

学校理念文化是由学校成员在教育、教学、科研、组织和生活的长期活动与发展演变过程中共同创造的,对外具有个性识别意义的文化价值观,对内是整个学校文化建设的灵魂之所在。对学校而言,特色鲜明的理念文化体系可以展现特有的文化风采,汇聚无穷的育人力量,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成为学校发展的不竭动力。

名校之特在于个性,名校之魂在于理念。我校北依文山,东临潍水,历经多年的奋斗和探索,以和谐、质量、发展为办学理念,以创建齐鲁名校为发展目标,推进学校文化建设,对学校教育特色进行提炼和整合,传承文化传统,充实富有时代感的内容,形成独具魅力的学校文化。

我校始终重视文化的发展,注重提升学校办学品位。以推进学校文化建设,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为突破口,挖掘学校的文化底蕴和深层文化内涵,对学校原有理念再次整合提升。文化无言,却是最有力量的教育宣言;寓爱无形,却是最见成效的育人之道。学校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秉承优良传统,立学以纳新、育人以乐道,汇百川之气度不断超越自我,用智慧和勤劳铸就明天的辉煌。

 

 

 

 

 

第一部分  基本理念

【核心理念】

1.定义:核心理念是学校用于指导教育教学行为与管理经营活动的最高价值标准,是学校一切行为的起点和归宿,是学校文化理念系统的灵魂。

2.学校的核心理念是: 勤

3.阐释

勤,有勤奋、勤勉、勤朴、勤谨等含义。中华古训有云: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韩愈在《进学解》中也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可见“勤”字自古以来就是为学做人的行为准则。勤,源于心,成于行,是完美人格的象征,是立业之本,是成事之基。一人之成功在于勤,一校之辉煌亦在于勤。

学校以“勤”作为核心理念,要求学校勤于管理、勤于服务、勤于沟通、勤于落实;教师勤于专业、勤于教学、勤于研究、勤于合作;学生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勤于实践、勤于求真。全校上下勤勉一心,和融共进,让学生成才,让教师成名,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成就学校的博容气象,成就师生的人生大业。

【学校愿景】

1.定义:学校愿景描绘的是学校的未来发展蓝图,是全校师生的共同愿望。

2.学校愿景是:和谐进取、卓越有成的齐鲁名校

3.阐释

和谐进取:和谐校园是指一种美好的校园状态,即形成全体人们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校园。也是学校内和外顺、协调发展的根本所在。进取,是一种富有朝气,蓬勃向上,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精神状态,是品牌学校的保障。校园之内处处充满和谐氛围,加以进取不懈的精神,引导师生和睦相处、拼搏向上,共创学校美好未来。

卓越有成:学校始终追求教育教学的高质量,不断优化资源配置,以先进的管理理念、完善的教育设施、科学的管理模式、卓越的师资队伍,使学生不断提高文化水平和品德修养,为国内各大院校输送优秀毕业生,为社会培养卓越人才。

齐鲁名校:打造齐鲁名校是我们矢志不渝的追求,这个目标的提出来自于教育的神圣感和使命感,源于学校对自身教育教学水平的信心和对未来发展战略的全局性掌控。学校全体师生将把它作为长期奋斗的目标,以满怀的热情、创新的活力、不懈的斗志、十足的干劲去一步步把它变为现实。

【学校精神】

1.定义:学校精神是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自觉提炼的、被学校全体成员认同的精神支柱,它对全校师生具有导向和激励作用。

2.学校精神是:和衷共进  自强不息

3.阐释

和衷共进:语出《尚书·皋陶谟》:“同寅协恭和衷哉。”《国语·鲁语下》:“夫苦匏不材于人,共济而已。”比喻同心协力,克服困难。在这里表示全校上下团结,同心同德,善于合作,并以合作促发展。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学校同心,精诚团结,分工合作,可产生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能最大限度地集中优势力量,激发全体师生的工作和学习热情,形成合作共进的校园氛围,从而实现学校的持续健康发展。

自强不息:语出《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是不畏艰难困苦的勇气,是自我完善、自我激励、努力向上的精神力量,是一种勇于创新、誓争一流的进取精神。自强不息,体现了我们文山中学怀着不甘平庸的心态走在兴校之路上,定位高远而脚踏实地,历经挫折而永不言弃,始终以自强之心奋勇前进。

【校  训】

1.定义:校训是学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的,对全校师生具有规范、警策和导向作用,它能概括学校的整体价值取向、独特气质、文化底蕴,蕴含师生的道德理想、人格特点和历史责任。

2.校训是:博学于文  厚德如山

3.阐释

博学于文:语出《论语·雍也》:“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从学习方面鼓励师生注重自身知识的储备,勤学勤思勤实践,学好各科知识,拓展知识广度,积淀知识厚度,润泽师生心灵,丰盈师生成长轨迹,使师生学于文,富于知,腹累诗书,不断积淀人生智慧,让思想之花盛放,智慧之树常青,创造之果甘甜。

厚德如山:《易经》中说“厚德载物”,《诗经》中说“高山仰止”,都是对人的道德的要求,学校结合自身实际,让师生修养良好的品德,如山般诚朴厚重,沉稳踏实。要求教师树立良好的师德,男教师儒雅博学,女教师优雅端庄,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师表榜样 ;要求学生明礼雅行,做谦谦君子和温婉淑女。

“博学于文、厚德如山”的校训将学校名称“文山”以藏尾的形式融入校训,同时,从知识的学习和品德的修养两个方面对师生提出要求,让师生德智共长,为人生奠基。

【校  风】

1.定义:校风是学校风气的总称,包括师生在工作、学习、生活中养成的风气,以及在学校发展历程中所积淀的优良文化氛围。

2.校风是:德修美善  爱蕴言行

3.阐释

德修美善:古人云:“先莫先于修德”。无论是为人,还是处世、立业,“修德”永远是放在第一位的。只有蓄积了深厚的道德根基,才能广载万物,生生不息。学校以“关爱”为育人观之前提,形成一种以和谐为基调的美善风尚。美善之举,始于点滴,润物无声,温暖心灵。德修美善,让师生胸怀美善之心,更能提高认识美善、发现美善、感受美善、欣赏美善、创造美善的能力,与美善结伴而行,打造和谐、阳光、平安的魅力校园。

爱蕴言行:一个人的品德之美,蕴于言行之中。学校重视养成教育,将之贯穿于师生工作、学习、生活的点滴之中,外化为言谈举止。教师为人师表,身正为范,一举一动彰显人格魅力;学生言有规,行有范,一言一行文明有礼。

【教风】

1.定义:教风就是教师在治学态度、教学育人、科学研究等方面形成的良好风气。

2.教风是:爱以立责  勤以修业

3.阐释

爱以立责:学校确立以“关爱”为前提的育人观,以“责任”为基础的教师职责观,用师爱引领师责,用师责彰显师爱。教师要时刻铭记教书育人的使命,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关爱每一个学生,让学生在教师广博的真爱中感受幸福,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勤以修业:学校要求教师用“勤”来要求自己,尽心于所从事的职业,精通本专业的业务,刻苦钻研,教学相长,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和教育科研能力,教、学、研共同进步,促进自身的专业化发展,更好地传道授业解惑。

【学风】

1.定义:学风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养成和遵循的风气,是取得良好学习效果和成人成才的保证。

2.学风是:言行明礼  学思惟勤

3.阐释

言行明礼:要求学生做道德高尚的人,明礼仪,知荣辱,守规矩,言行举止大方得体,进退有度,处世有规,做事守矩。注重实践,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让学生学活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关爱,让学生相互宽容,和谐共生。

学思惟勤: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勤于学,勤于思,才能学思相融,习智共长。学为基,学生主动学习,才能成就知识的广博丰厚;思为升,学生善于思考,才能挖掘所学知识的深度。只有勤于学思,才能学有所进,思有所成,精进学问。

第二部分  办学理念

【办学策略】

1.定义:办学策略是从学校的现实形态中高度概括出来的,为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而着重实施的策略。

2.办学策略是:以德立校,生本奠基    以文兴校,特色铸魂

3.阐释

以德立校:学校注重德育建设,认识到学校发展的关键在于德育的渗透。实施素质教育首先是思想观念的转变,而思想观念转变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进行德育的渗透。学校把德育放在一切工作之首,旨在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使学校的教育教学更上一层楼。

生本奠基:学校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以生为本,和谐发展。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学生的笑脸就是学校的阳光。用文化的力量去感染学生、震撼学生,以“关爱”的育人观为学生的一生奠基。学校用“以生为本”的课堂,激扬学生的生命,用三年的成长,引领学生一生的幸福。

以文兴校:文化代表了一所学校的底蕴,是引领学校发展的核心动力。文山中学大力实施“文化兴校”战略,强化文化的带动作用和辐射作用,促进管理、教学和服务等各方面的全面协调发展。以文化为核心,通过统筹规划,确立新的思维方式、工作方式、学习和生活方式,以实现全新的发展态势。

特色铸魂:特色是学校最具辨识度的个性标签,是学校在激烈竞争中赢得优势的关键条件,可以为学校带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学校手球队在全国中学生业余比赛中屡创佳绩,表现出坚忍不挠的意志和顽强拼搏的作风。学校在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贯穿了“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的发展战略,走出了一条“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打造品牌、全速发展”的特色办学之路,铸就了学校发展之魂。

【培养目标】

1.定义:培养目标是学校所肩负的育人使命,体现了学校培养的学生所具备的基本素质。

2.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博学广志、厚德雅行的现代学子

3.阐释

博学广志:“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学校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博学于中外美文,浸润于千古风雅,广泛的学习各门类的知识,不断丰盈自己的知识储备,增长自己的人生智慧,勤学善思、志存高远,修养广博的学识,提升人生境界。

厚德雅行:要求学生崇德尚美,培养良好的品德习惯,用经典的的文化去熏陶,用文雅的言行去涵养,用阳光的心态去处世,涵养高雅的审美品位,积淀深厚的知识素养,形成优秀的行为习惯。让美德良习浸润心灵,言行举止彬彬有礼、落落大方,以雅行树美德。

现代学子: 学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与时俱进,紧扣时代脉搏,在稳定教育质量的前提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开展手球、篮球、机器人等社团,培养学生的主动性,释放其天性,发掘其潜能,提升其创新能力和创造力,展现个性风采和现代气息。

第三部分  管理理念

管理原则】

1.定义:管理原则是学校管理工作中的基本准则。

2.学校的管理原则是:

亲情管理,彰显人文底蕴;规范高效,展现执行力度

3.阐释

亲情管理,彰显人文底蕴:情感管理强调的是以人为本、人本亲和,反映了学校一贯坚持的人性化管理理念——以爱为核心,以理解为沟通桥梁,立于规矩之中,成于方圆之内。文山中学坚持以人为本,尊重教师价值,为其才智的发挥提供最广阔的发展平台;注重学生个性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在整个管理过程中时时融入亲情,也处处彰显了学校的人文底蕴。

规范高效,展现执行力度:规范,强调的是管理原则,它涉及诸多层面,诸如师资队伍、学生管理、教学流程、后勤保障、基础建设等方面无不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去探索和实践。高效,强调的是管理的效果,学校针对其层次多的特点,科学地构建管理模块,采取分系统、条块式纵横配合的管理方式实现管理的高效化。最后,通过规范高效的管理,展现文山中学在此方面的执行力度。

【服务理念】

1.定义:即学校各层领导对教职员工,全体教职员工对学生及其家长所应遵循的理念。

2.学校的服务理念是:真情真爱  至诚至善

3.阐释

真情真爱:真爱无声,润泽心灵。学校坚持以爱为源的服务理念,全身心地关心教师生活,关爱学生成长,想师生之所想,急师生之所急,充分地尊重、理解和信任他们,将关爱悄无声息地渗透到服务的各个环节之中,让师生从内心深处感受融融爱心,从而自发自愿地传递真爱,创建充满爱的家园。

至诚至善:《孟子》言:“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至善,强调服务要真诚、细致,要把真诚贯彻和应用到服务的方方面面、言行的点点滴滴之中,在服务的过程中要以诚待人,以诚服人,真情互动;同时,在服务质量上要精益求精,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用细节温暖人心,让整个校园充满亲和力。

第四部分  誓词宣言

【教师誓词】

我是光荣的文山中学教师,我宣誓:

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恪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用人格引领人格,用智慧丰盈智慧,用爱心助力成长。

爱以立责,勤以修业,积淀深厚涵养。

和衷共进,自强不息,点燃学生梦想。

三尺讲台,传承文明,铸就文山辉煌!

爱生如子,爱校如家,共谱人生华章!

【学生誓词】

怀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带着父母的叮咛和嘱托,我们来到文山中学。为了理想,为了前程,让我们举起右手,同心宣誓:

厚德博学,涵养美好品德;

明礼诚信,磨砺人生品格。

勤学善思,为成功求索不息;

意志坚定,为梦想拼搏不止。

志存高远,勇于创新,成国之栋梁;

潜力无穷,自信自强铸人生辉煌!

【学校宣言】

1.定义:学校宣言是学校就教育教学理想而对外发布的公告。它是学校理性形象的集中展现,是学校对社会的庄严承诺。

2.学校的宣言是:

昌邑市文山中学,以品质立校,以特色铸魂,坚持以“勤”为文化核心,秉承优良传统,培养栋梁之才。我们以“博学于文、厚德如山”为指引,让教师“爱以立责、勤以修业”,让学生“言行明礼、学思惟勤”,为师生的成功助力,为师生一生的幸福奠基。学校采百家之睿智,扬一己之特长,用“和衷共进、自强不息”的精神鼓舞人,用“德修美善、爱蕴言行”的风气感染人,努力打造一所学生成才、教师成名,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品牌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