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阶段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宋培亮
作者:佚名|发布时间:2017年05月18日 浏览:2
浅谈高中阶段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
良好习惯的养成对人的一生至关重要。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人的品格和技能是不可见的,只能表现在人的行为中。人的行为和活动是多样的,只能从人的习惯行为中见人的品格和技能。无论哪一种能力,只有达到“习惯成自然”的程度,才算我们具有这种能力;无论哪一种品格,只有达到了“习惯成自然”的程度,才算我们具有了那种品格。做人做事,需要种种能力和品格,需要养成种种习惯,而习惯的养成就是教育。
高中生虽然已经上了好多年学,可有不少学生还是不“会”学习:没有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意识到学习习惯对其学习的影响,不知道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包括哪些环节和步骤,也不知道该如何来安排实施这些环节和步骤。这就需要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明确告诉学生,学习过程包括哪些环节和步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该如何实施这些环节和步骤。本着“教育就是培养习惯”的理念,在高一新生入学后,老师应特别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课前预习的习惯
由于学习任务比较繁重,很多学生在老师讲新课前都没有预习的习惯,更未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预习是指在老师讲课之前,学生独立自学新课的内容,做到初步理解,并做好上课的知识准备的过程。预习可事先扫除课堂学习的知识障碍,将更多时间用于专心听讲或思考,提高课堂的学习质量。预习还可以改变学习的被动局面,减少因听不懂而浪费的课堂学习时间。上课听懂了,课后复习和做作业的时间大大节省,就可以用更多的时间来预习。这样,整个学习过程就变得更为主动,学习效率大大提高。预习最大的好处在于可以促进自学能力的提高,长期坚持预习的学生,阅读速度快,思维敏捷,对新知识善于分析综合、归纳演绎、抽象概括和比较归类等,因而能较快地发现问题和抓住问题的本质。独立获取知识的自学能力一旦形成,将使学生受益终生。
二、上课认真听讲,发现问题、主动提问的习惯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场所,课堂学习效率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效果。老师应明确要求学生课前将下节课有可能用到的教材和资料准备好,便于上课时使用。学生要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听讲时要有良好的坐姿,不能趴在桌子上听课,一定要全神贯注,积极思考,对于走神的学生老师要及时提醒。长期坚持,方能养成好的听讲习惯。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可避免地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若不向老师或同学提出并想法加以解决,就会使自己的知识体系产生漏洞,不能解决的问题越多,漏洞就越多越大。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学习和思考是从疑问开始的。若不能提出问题,便不会有深入的思考,更不会有疑难的解决。这种情况下学生学到的知识是浅显的、机械的、没有融会贯通的。在学习中能够提出问题是非常重要的,更重要的是提问使思维处于积极的状态中,使学习更为主动,而思维能力也在不断的提问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老师要给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鼓励、启发学生大胆提问,哪怕问题不怎么典型也不要简单否定,以免打击学生提问的积极性。
三、课后及时复习、定期整理的习惯
学生要想在课堂上就把一天所学的知识全部掌握是很困难的,也不太现实,这就需要通过课后复习来进一步掌握。许多同学在做作业时,还要查书或请教同学,因为有的知识他根本没有领会或没有巩固,或没有深刻掌握导致不能熟练应用。只有通过复习,才能将老师课堂上讲的知识真正地领会和理解,也才能使学习深入下去,不至于在学习上“吃夹生饭”。至于有的学生上课时就没有听懂,课后又没有及时复习去弄明白,到考试前复习时,就会发现自己学习上有着如此多的知识盲点,不仅会降低学习的效率,而且还会造成学生因对学习失去信心而一筹莫展、不思进取的被动局面。面对这种情况,老师们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及时复习、定期整理的习惯,在上课时经常提问学过的知识,不定期抽查学生的整理本,表扬做的好的学生,让学生形成习惯。
四、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有的同学平时完成作业准确率很高,但试卷上却错误连篇,其作业的准确率与考试答题的错误率形成了鲜明对比,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生平时没有坚持独立完成作业。做作业时一遇有不解之处,就去翻书或去问别人,造成作业的环境与考试的环境迥然不同,在考试中失去了平时正确完成作业所依赖的条件,自然差错百出。针对这种情况,老师应要求学生必须养成平时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做作业时不翻看书本教材,独立思考,在独立做作业中逐渐提高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勤于思考的习惯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两千多年前孔子就已经指出了思考之于学习的重要性。有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时间或者说压根就没有意识来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如果学生能够常常在学习告一段落的时候,给自己一段静静思考的时间,反思一下最近一段时间自己学习上的得与失,那就不仅能够使自己对学习的内容有一个更深、更全面的理解,而且也能加深对自己的认识;不仅能明确下阶段自己如何才能更为有效地学习,而且也更明确自己今后该怎样发展。因此,学会反思,学会经常反思自己的学习,对于提高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不仅是非常必要的,而且是非常有效的。
当然,学习中需要培养的好习惯还有很多,比如主动学习的习惯、及时完成规定学习任务的习惯、仔细观察的习惯、勤记笔记的习惯、勤查工具书的习惯、多读多背的习惯、阶段复习的习惯等等。习惯的力量是如此强大,一个人的成败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它。美国心理学家威·詹姆士有句名言:“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他高屋建瓴地向人们指出了习惯对人生的重要性。作为高中教师,为了让我们的学校教育取得最大化的教育效果,就让我们从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开始吧!